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闻君游静境,雅具更摐摐。
竹伞遮云径,藤鞋踏藓矼。
杖斑花不一,尊大瘿成双。
水鸟行沙屿,山僧礼石幢。
已甘三秀味,谁念百牢腔。
远棹投何处,残阳到几窗。
仙谣珠树曲,村饷白醅缸。
地里方吴会,人风似冉厖。
探幽非遁世,寻胜肯迷邦。
为读江南传,何贤过二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雅具:指文雅的用具。
- 摐摐:形容声音宏大。
- 藓矼:长满苔藓的石桥。
- 杖斑:杖上的花纹。
- 尊大:指酒器。
- 瘿:树瘤,这里指酒器上的装饰。
- 三秀:指灵芝,因其一年开三次花,故称。
- 百牢:古代祭祀时用的牛羊猪三牲,这里泛指丰盛的食物。
- 珠树:神话中结珠的树。
- 白醅:未经滤过的酒。
- 冉厖: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这里指当地的风俗。
- 遁世:隐居避世。
- 迷邦:迷失方向的国家,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二庞:指东汉时期的庞德公和庞统,都是著名的隐士。
翻译
听说你游览了幽静的地方,使用了更加文雅的用具,声音也显得更加宏大。你用竹伞遮挡着云雾缭绕的小径,穿着藤鞋踏过长满苔藓的石桥。手杖上的花纹各异,酒器上的树瘤装饰成对。水鸟在沙滩上行走,山僧在石幢前礼拜。你已经品尝了灵芝的美味,谁还会想念那丰盛的牛羊猪呢?远行的船只将驶向何方,夕阳将照到哪扇窗户?仙境中传唱着珠树的歌曲,村庄里供应着未经滤过的酒。这里地处吴会之地,民风类似古代的冉厖族。探索幽静之地并非为了隐居避世,寻找胜景也不会迷失方向。为了读懂江南的传说,哪位贤人能超过二庞呢?
赏析
这首诗是陆龟蒙对友人袭美洞庭观步的奉和次韵,诗中描绘了友人游历的静谧景象,以及所用的雅致器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如竹伞、藤鞋、水鸟、山僧等,展现了友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强调了探索和寻胜的意义,不至于迷失自我。最后通过对江南传说的提及,暗示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贤人风范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