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薛大臂鹰作

· 高适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拼音

注释

作者一作:李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楚:寒冷的楚地,泛指南方。
  • 十二月:农历十二月,即冬季最寒冷的时期。
  • 苍鹰:一种猛禽,羽毛呈灰褐色。
  • 八九毛:指苍鹰的羽毛,这里形容其羽毛丰满。
  • 寄言:传达话语。
  • 燕雀:小鸟,比喻平凡的人。
  • 相啅(xiāng zhào):互相嘲笑、轻视。
  • 云霄:高空。
  • 万里高:极高的天空。

翻译

在寒冷的楚地,十二月的严冬, 苍鹰展翅,羽毛丰满。 告诉那些燕雀不要互相嘲笑, 因为苍鹰自有飞翔到云霄万里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苍鹰在严冬中展翅高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向往和对平凡生活的不屑。诗中,“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描绘了苍鹰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羽毛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那些目光短浅、互相轻视的人的不满,同时表达了自己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高适诗歌的豪放与激昂。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