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京城和欧阳衮

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 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 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兰焰:指香炉中的香烟,形容其如兰花般芬芳。
  • 芳芬:芬芳香气。
  • 彻晓:整夜,通宵。
  • 珠光:形容灯光或月光如珠般明亮。
  • 新霭:新形成的薄雾。
  • 甲夜: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甲夜即第一更,大约是晚上七点到九点。
  • 银管:指乐器,如箫、笛等。
  • 影动:影子摇曳。
  • 繁星:众多的星星。
  • :装饰。
  • 玉台:指精美的舞台或高台。
  • 朱门:古代指富贵人家的大门。
  • 春澹荡:形容春天的气息轻柔、舒展。
  • 芝火:指灯火,芝为一种植物,古人常用其形容灯火。
  • 翠崔嵬:形容山峰高耸,翠色苍翠。
  • 沾醉:微醺,形容月色美好到令人陶醉。
  • 游轮:游船。
  • 陌上:田间的小路。

翻译

兰香般的烟焰彻夜芬芳地开放,珠光般的新霭映照着来人。歌声迎接初夜,催动银色的管乐,影子在繁星点缀的玉台上摇曳。

别有一番朱门内的春意轻柔舒展,不妨碍那芝火般的灯火在翠色高耸的山峰上闪耀。此时月色美好到令人陶醉,不知何处游船在田间小路上回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京城的繁华景象。诗中,“兰焰芳芬”与“珠光新霭”共同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夜晚氛围,而“歌迎甲夜”与“影动繁星”则进一步以音乐和星光点缀了这个节日的热闹。后两句通过对朱门春色和山峰灯火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宁静与壮丽。结尾的“月色同沾醉”则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沉醉与留恋。

陈去疾

唐福州侯官人,字文医。宪宗元和十四年进士。文宗开成中,任江州司马、户曹参军。武宗会昌中,任蔡州司马。四年,摄义武军节度判官,权知州事。后官至邕管经略副使。工诗能文,有名当时。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