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寒蛩

· 耿湋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你。
  • :制造,这里指蛩(蟋蟀)的鸣叫声。
  • 趯趯(tì tì):形容蟋蟀跳跃的样子。
  • 连声:连续不断的声音。
  • :遍布,到处都是。
  • 阶草:台阶旁的草。
  • :又,再。
  • :和谐,混合。
  • 游人:指诗人自己或其他行人。
  • 听堪老:听起来足以让人感到岁月流逝,心生感慨。

翻译

你究竟是谁创造的,为何鸣叫得如此之早,跳跃着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遍布台阶旁的草丛。又与夜雨交织在一起,这声音让行人听起来,足以感慨时光的流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蟋蟀的早鸣和与夜雨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尔谁造,鸣何早”以问句形式,突出了蟋蟀鸣叫的神秘与早熟,而“趯趯连声遍阶草”则生动描绘了蟋蟀跳跃鸣叫的场景。最后两句“复与夜雨和,游人听堪老”巧妙地将蟋蟀的鸣叫与夜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读者在听觉上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共鸣。

耿湋

生卒年不详。湋,一作纬。排行十三,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代宗宝应二年(763)登进士第,擢盩厔县尉。大历初入朝任左拾遗(一说右拾遗),大历十年(775)前后充括图书使往江淮一带,在越州与颜真卿、严维、刘长卿、秦系等酬唱,为一时盛事。德宗贞元年间卒于许州司法参军。事迹见《极玄集》卷上、《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有《耿湋考》。湋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送别酬赠、登临题咏之作,叹贫嗟老,情调低沉。部分作品能反映社会现实。其诗多近体,不事雕饰,以平淡质朴见长。“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春日即事》之二),写人情世态深刻入骨,为人传诵。《全唐诗》存诗2卷。 ► 1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