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蓓蕾(bèi lěi):没开的花,花骨朵儿。
- 素练囊:白色的绢袋,这里形容白牡丹初绽像从白色绢袋中抽出。
- 琼葩(qióng pā): 美丽的花,这里指白牡丹。
- 姮娥(héng é):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
- 雪句:形容白的诗句,这里可能暗指咏雪名句。
- 徵(zhēng): 寻求,征求。此处“徵柳絮”典出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的故事。
- 梅妆:即梅花妆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妆容。
- 槛(jiàn):栏杆。
- 东篱菊:泛指菊花,源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 金风:秋风,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秋属金,所以称秋风为金风。
翻译
白牡丹的蓓蕾就像从白色的绢袋中慢慢抽开,那美丽的花瓣绽放,仿佛熏出了如白龙般的香气。白牡丹的花瓣,像是精心裁剪下来的楚女早晨如云朵般轻柔的衣裳片,又似把嫦娥夜里洒下的清幽月光剪碎拼凑而成。描写白的诗句哪里需要征引“柳絮”那样的比喻,白牡丹那粉嫩的花瓣,真该恼恨那贴在脸上的梅花妆。它在栏杆边,几次嘲笑东篱下的菊花,在秋风中冷冷绽放,只等着寒霜降临。
赏析
这首诗围绕白牡丹展开细腻生动的描写 。开篇通过“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形象地描绘出白牡丹初放时的姿态和香气,给人以清新之感。颔联运用奇妙的想象,将白牡丹的花瓣比作“楚女朝云片”和“姮娥夜月光”,从颜色和轻盈的质感等方面赋予白牡丹极致的美感,展现出其如仙似幻的特质。颈联巧用典故与对比,以“雪句岂须徵柳絮”突出白牡丹自身白色的纯粹不需借助其他喻体,“粉腮应恨帖梅妆”则以白牡丹的“粉腮”与梅花妆对比,衬托白牡丹别样的美丽。尾联“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将白牡丹与东篱菊对比,以白牡丹“笑”菊花,一方面突出白牡丹独特的自信姿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在秋风寒霜中的坚韧,在对比中让白牡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整首诗尽显诗人对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