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侯陈后斋膺奖

· 区越
馈饷千钟蒐脱粟,遮洋万斛采龙骧。 人于遇变才难展,志在宜民计便良。 墟落耕桑知恺悌,宫墙日月见文章。 明时简用收时望,正籍霜台为发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馈饷:赠送粮食。
  • 千钟:极言粮食之多。
  • :收集。
  • 脱粟: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 遮洋:遮蔽海洋,此处指海运。
  • 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 龙骧:指船,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比喻船的雄伟。
  • 宜民:适合民众。
  • 恺悌:和乐平易。
  • 宫墙:指官邸或学校。
  • 日月:比喻光明、辉煌。
  • 简用:选拔任用。
  • 霜台:指御史台,因其负责监察,故称霜台。

翻译

赠送的粮食堆积如山,收集的都是糙米,海运的粮食万斛,船只雄伟壮观。 人在遇到变故时才能难以施展,但他的志向在于适合民众,计策总是良善。 村落中的耕作与桑蚕显示出和乐平易的景象,官邸或学校中日月光辉,可见其文章的辉煌。 在明朗的时代选拔任用,正是借助御史台来发扬光大。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邑侯陈后斋的政绩和品德。诗中通过“馈饷千钟”和“遮洋万斛”描绘了陈后斋在粮食供应上的慷慨与能力,而“志在宜民”则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后两句通过对村落和官邸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象征手法展现了陈后斋的仁政和文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陈后斋在明时得到重用的期望,以及御史台对其功绩的肯定和发扬。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