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东桑

· 陆深
东篱桑树五丈馀,童童结成羽葆车。下有大耳奇男儿,耳大志亦大,击剑走马聊读书。 左龙右凤西南飞,来衔桑土补旧居。采桑桑有叶,钻桑桑有火。 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童童:茂盛的样子。
  • 羽葆车:古代用鸟羽装饰的车盖,这里形容桑树茂盛如车盖。
  • 大耳奇男儿:指有特殊才能或志向的人,这里可能暗指刘备,因其耳大而著名。
  • 击剑走马:形容英勇的武士或侠客。
  • :姑且,暂时。
  • 左龙右凤:比喻吉祥的征兆或人物。
  • 桑土:桑树下的土地。
  • 钻桑桑有火:指钻木取火,这里可能比喻创新或启发。
  • 文章:这里指桑叶的纹理,比喻才华或成就。
  • 中原土:指中国的中心地带,这里可能指国家的中心或文化的发源地。

翻译

东边的篱笆旁,有一棵五丈多高的桑树,茂盛得像装饰着鸟羽的车盖。树下有一个耳朵很大的奇特男子,他的耳朵大,志向也大,他击剑骑马,暂时还读些书。 左边有龙,右边有凤,向南飞去,来衔取桑树下的土地,修补旧居。采桑时桑树有叶,钻木取火时桑树也能生火。 桑叶的纹理如同文章,但桑树的火光却照不到中原的土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东篱桑树和树下的奇男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诗中“大耳奇男儿”形象生动,可能暗指历史人物刘备,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同时,通过“桑叶成文章,桑火不照中原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寓意深远,语言简练而意境丰富。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