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日晓发平乐白岩追送山行数十里中途微雨有赠
山中秋色半阴晴,上相肩舆许并行。
别有岁年悲短发,老无文墨愧诸生。
细谈旧事兼新事,遥听松声共水声。
珍重桑榆最名胜,龙光咫尺是神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四日:即二十四日。
- 上相: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肩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类似于轿子。
- 短发:指年老头发稀疏。
- 文墨:指文学才能。
- 桑榆:比喻晚年。
- 龙光:指皇帝的恩宠或光辉。
- 神京:指京城,这里特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翻译
山中的秋色半阴半晴,宰相乘坐肩舆与我并行。 别离之际,悲叹岁月使头发稀疏,老来无文采,愧对学子。 细谈往事与新事,远远听见松涛与水声交织。 珍视晚年的美好时光,龙光近在咫尺,那就是神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秋色的变幻与离别的情感。诗中,“山中秋色半阴晴”一句,既写出了自然景色的美,又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后文通过对“短发”、“文墨”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才华未尽的遗憾。结尾的“珍重桑榆最名胜,龙光咫尺是神京”,则寄托了对晚年的珍视和对京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