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万岁乐

· 陆深
长至日,开黄道。喜乾坤佳气,阳长阴消。奏钧韶音调。 凤轸律协鸾箫。仰龙颜天日,表如舜如尧。金炉烟煖御香飘,玉墀晴霁祥光绕。 宫梅苑柳迎春好,燕乐蓬莱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这里指的是年份,即农历的戊戌年。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 长至日:即冬至日,因为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 黄道:天文学术语,指的是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 乾坤:古代哲学中的宇宙两大基本原则,乾代表天,坤代表地。
  • 钧韶:古代音乐中的雅乐,代表高雅的音乐。
  • 凤轸:指凤凰的羽毛,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华丽。
  • 鸾箫:鸾鸟形状的箫,象征吉祥和美好。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
  • 天日:指皇帝的威严和光明。
  • 舜如尧:比喻皇帝如同古代的圣君舜和尧一样贤明。
  • 金炉:指宫廷中用于燃烧香料的炉子。
  • 玉墀:宫殿前的玉石台阶。
  • 祥光:吉祥的光芒。
  • 宫梅苑柳:指宫廷中的梅花和柳树。
  • 蓬莱岛:神话中的仙岛,常用来比喻皇宫或皇帝的居所。

翻译

在戊戌年的冬至这一天,开启了黄道吉日。欢喜地感受到天地间的佳气,阳气增长,阴气消退。奏起了高雅的钧韶音乐,凤羽般的音调与鸾箫和谐共鸣。仰望着皇帝如龙的面容,如同天日般威严光明,宛如古代圣君舜和尧一般。金炉中燃烧的香烟袅袅升起,玉石台阶上晴朗的天空祥光环绕。宫廷中的梅花和柳树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欢乐的宴会如同在神话中的蓬莱仙岛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至日宫廷中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语言,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宫廷的祥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凤轸律协鸾箫”形容音乐的华丽与和谐,“龙颜天日”比喻皇帝的威严与光明,以及“舜如尧”来赞颂皇帝的贤明。整体上,诗歌营造了一种庄严而祥和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皇帝和宫廷生活的赞美。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