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曲

传柑文篚戒青娥,十斛醲香散叵罗。 争道柘枝丛里失,系情弦索闹中多。 熏炉兽炭供扶醉,宝带鸾靴倩踏歌。 斜月半窗花影乱,褰帷须问夜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柑:传递柑橘,古时元夜习俗,互相赠送柑橘以示友好。
  • 文篚:装饰精美的竹筐。
  • 戒青娥:告诫年轻的女子。
  • 十斛醲香:形容酒香浓郁,斛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斛表示酒量多。
  • 散叵罗:散布开来,叵罗可能指酒杯或酒器。
  • 争道柘枝丛里失:争相在柘枝丛中寻找,柘枝是一种植物。
  • 系情弦索闹中多:在弦乐器的声音中表达情感,弦索指弦乐器。
  • 熏炉兽炭供扶醉:熏炉中燃烧的兽炭用来取暖,同时助人醉意。
  • 宝带鸾靴倩踏歌:穿着华丽的宝带和鸾靴,轻盈地踏歌。
  • 斜月半窗花影乱:斜挂在半开的窗户上的月亮,照得花影斑驳。
  • 褰帷:拉开帷幕。
  • 夜如何:询问夜晚的时间。

翻译

在元夜的欢乐中,人们传递着柑橘,用精美的竹筐装着,告诫年轻的女子们。酒香浓郁,十斛美酒的香气在叵罗中散布开来。大家争相在柘枝丛中寻找乐趣,弦乐器的声音在热闹中表达着情感。熏炉中燃烧的兽炭温暖着人们,也助长了醉意,穿着华丽的宝带和鸾靴,轻盈地踏歌。斜挂在半开的窗户上的月亮,照得花影斑驳,拉开帷幕,询问这夜晚已经到了何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元夜的热闹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人们的情感交流。诗中“传柑”、“文篚”、“十斛醲香”等词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习俗和氛围。后半部分通过“熏炉兽炭”、“宝带鸾靴”等细节,进一步以视觉和嗅觉的描写,加深了读者对节日夜晚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元夜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