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华废苑行

君不见刘家兄弟擅豪雄,穗城佳丽侔雒中。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 边衅坐销閒介胄,更辟昌华开苑囿。墨翰全收上国英,衣冠尽挹中原秀。 南面称孤乐事多,椒庭歌舞盛纨罗。就中掇得春如海,楚媛吴娃愁几何。 自谓繁华无与比,江天水戏尤堪侈。龙舟夜月泛晴沙,兰桨春风吹白芷。 千秋疑冢带寒烟,陵树萧条古水边。独有芳菲情不耐,教人空艳素馨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擅豪雄:特别擅长豪迈雄壮。
  • 穗城:广州的别称。
  • 佳丽:美丽的女子。
  • :相等,相当。
  • 雒中: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
  • 离宫:皇帝在都城之外的宫殿。
  • 三珠树:神话中的树名。
  • 别馆:别处的馆舍。
  • 八桂丛:指桂树丛生。
  • 边衅:边境的争端。
  • 閒介胄:闲置的盔甲。
  • 昌华:美好的花。
  • 苑囿:园林。
  • 墨翰:指文墨,文学艺术。
  • 上国英:国家的英才。
  • 衣冠:指士大夫。
  • 中原秀:中原的优秀人才。
  • 南面称孤:指称王。
  • 椒庭:宫廷。
  • 纨罗:华丽的丝织品。
  • 掇得:拾取,获得。
  • 春如海:形容春天的景色广阔如海。
  • 楚媛吴娃:楚国和吴国的美女。
  • 愁几何:有多少忧愁。
  • 江天水戏:在江天之间嬉戏。
  • 龙舟夜月:龙舟在夜晚的月光下。
  • 晴沙:晴朗的沙滩。
  • 兰桨春风:兰木桨在春风中。
  • 白芷:一种香草。
  • 千秋疑冢:传说中的古墓。
  • 陵树:陵墓旁的树木。
  • 萧条:冷落凄凉。
  • 芳菲:花草的芳香。
  • 情不耐:情感无法持久。
  • 素馨田:种植素馨花的地方。

翻译

你没看见刘家的兄弟们特别擅长豪迈雄壮,广州的美丽女子与洛阳相当。皇帝在都城之外的宫殿远远映照着神话中的三珠树,别处的馆舍还依傍着桂树丛生。边境的争端消除了,闲置的盔甲,更开辟了昌华园,开设了园林。文学艺术全面收录了国家的英才,士大夫们尽享中原的优秀人才。称王之后乐事多,宫廷中歌舞盛行,华丽的丝织品。从中获得春天广阔如海的景色,楚国和吴国的美女有多少忧愁。自以为繁华无人能比,江天之间嬉戏尤其奢侈。龙舟在夜晚的月光下泛舟晴朗的沙滩,兰木桨在春风中摇曳白芷。传说中的古墓带着寒烟,陵墓旁的树木冷落凄凉,古水边。只有花草的芳香情感无法持久,让人空自艳羡素馨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家兄弟的豪迈与广州的繁华,通过对比离宫与别馆、边境的安宁与昌华园的开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诗中“春如海”、“龙舟夜月”等意象生动描绘了繁华盛景,而“千秋疑冢”、“陵树萧条”则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盛世繁华,又隐含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哀思。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