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七记室病中作

· 高启
空斋孤枕积书间,清瘦怜君变旧颜。 累少亦忧今日乱,病多应赖此身闲。 朝辞邻友看花去,晚候家僮买药还。 知是苦吟犹未废,水边深树掩柴门。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空斋:空荡的书房。
  • 孤枕:独自一人睡觉。
  • 积书:堆积的书籍。
  • 清瘦:形容身体瘦弱。
  • 变旧颜:容貌变得憔悴。
  • 累少:忧虑少。
  • 病多:疾病多。
  • :依赖,依靠。
  • 身闲:身体闲适,无事可做。
  • 朝辞:早晨告别。
  • 邻友:邻居和朋友。
  • 晚候:晚上等待。
  • 家僮:家中的仆人。
  • 苦吟:苦苦吟诗。
  • 未废:没有放弃。
  • 水边深树:水边的茂密树木。
  • 掩柴门:遮掩着简陋的门。

翻译

空荡的书房里,我独自一人枕着书堆,看到你变得瘦弱憔悴,我感到心疼。 虽然忧虑不多,但今天的事情还是让人心烦,疾病缠身,也许正是这闲暇让我得以依赖。 早晨告别邻居和朋友去看花,晚上等待家中的仆人买药回来。 我知道你还在苦苦吟诗,没有放弃,水边的茂密树木遮掩着你简陋的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病中读书人的孤独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中,“空斋孤枕积书间”一句,既展现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孤寂。通过对比“累少”与“病多”,表达了主人公在病痛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无奈。最后两句“知是苦吟犹未废,水边深树掩柴门”,则透露出主人公即使在病中也不放弃文学创作的坚韧精神,以及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对友人病中生活的深切关怀与理解。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