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秋容轩

· 高启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莽迢递(mǎng tiáo dì):形容郊野广阔无边。
  • 川树:河边的树。
  • 烟景:朦胧的景色。
  • 落红蕖:落下的荷花。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逾永:更加遥远。
  • 萧条:寂寞冷落。

翻译

西郊的野外广阔无边,河边的树木在朦胧的景色中凝结。 雨过后,荷花落下,傍晚的太阳照在半江冷清的水面上。 蝉鸣声中,山峦似乎要隐入暗影,雁群飞去,天空显得更加遥远。 孤独的旅客面对这寂寞冷落的景象,应该能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景象,通过“西郊莽迢递”、“斜阳半江冷”等词句,传达出一种广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深刻反映了孤独旅人的心境,与周围的自然景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