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灯下细书寿副宪卢师召乃翁

· 陆深
青藜火底坐挥毫,犹有蝇头满薛涛。 似与黄庭传妙诀,还将白练写风骚。 怀人诗就石湖晓,寄子书成剑阁高。 见说方瞳今己碧,更从天际送鸿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藜火:古代用来照明的灯火,这里指灯火。
  • 蝇头:形容字迹极小。
  • 薛涛:唐代女诗人,这里指薛涛笺,一种精美的纸张。
  •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这里泛指道教或修炼之术。
  • 白练: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书写用的白纸。
  •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泛指诗文。
  • 石湖: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怀念的地方。
  • 剑阁:地名,位于今四川省,这里可能指诗人寄信的地方。
  • 方瞳:传说中仙人的特征,瞳孔呈方形。
  • 鸿毛:鸿雁的羽毛,比喻极轻的东西。

翻译

在青藜灯火的照耀下坐着挥毫,笔下字迹虽小如蝇头,却满满地写在了精美的薛涛笺上。 仿佛在与《黄庭经》传授修炼的秘诀,同时也在白纸上书写着诗文的风骚。 怀念远方的人,诗成于石湖的黎明;寄给儿子的信,写成于高耸的剑阁之上。 听说那仙人的方瞳如今已变得碧绿,更从天边送来了轻如鸿毛的讯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灯下书写的情景,通过“青藜火”、“蝇头”、“薛涛笺”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精细的书写技艺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中“黄庭”与“风骚”并提,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炼与文学创作的双重追求。后两句则通过“石湖”、“剑阁”等地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结尾的“方瞳”与“鸿毛”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