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姥望天台

· 陆深
何处天台有石桥,行人指点碧云霄。 刘郎欲度何由得,隐士难回枉见招。 斋磬出林春漏永,征旗绕涧暖烟销。 仙凡咫尺空惆怅,马首东来客路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姥(mǔ):山名,位于浙江省新昌县东。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
  • 刘郎:指东汉时期的刘晨,他与阮肇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仙女。
  • 斋磬(qìng):寺庙中用于敲击的磬,常用于斋戒时。
  • 征旗:行军或远行的旗帜。
  • 仙凡:仙人与凡人,指超脱尘世的仙境与现实世界。
  •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伤。

翻译

从天姥山望向天台山, 有人指着碧云深处说那里有石桥。 刘晨想要过去又怎能实现, 隐士也难以回转,白白地被招引。 林中传来斋戒时的磬声,春夜的漏声显得漫长, 远行的旗帜在涧边飘扬,暖烟渐渐消散。 仙境与凡尘虽近在咫尺,却只能空自惆怅, 马儿向东行去,客路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天姥山远望天台山的景象,通过“石桥”、“碧云霄”等意象,勾勒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刘郎欲度何由得”一句,借用刘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尾联“仙凡咫尺空惆怅”深刻表达了诗人面对仙境与现实的距离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惆怅情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感慨。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