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廿七日雨雹圆如龙眼书异

· 陆深
乱飐明珠玉不如,儿童惊喜走阶除。 拾来颗颗圆相并,望里星星湿有馀。 造物自应工变化,阴阳谁为管盈虚。 为农复恐伤农事,细检春秋起例书。
拼音

所属合集

#桂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月:农历中为了调整太阳年和朔望月长度差异而增加的一个月份。
  • 廿七日:即二十七日。
  • 雨雹:冰雹。
  • 龙眼:一种水果,形状圆润,大小与冰雹相似。
  • (zhǎn):风吹动。
  • 明珠:比喻冰雹。
  • 惊喜:既惊又喜。
  • 走阶除:跑上台阶。
  • 圆相并:形容冰雹圆润且大小相近。
  • 望里:看上去。
  • 星星:比喻冰雹。
  • 湿有馀:形容冰雹落地后留下的湿润。
  • 造物:指自然界或天意。
  • 工变化:擅长变化。
  • 阴阳: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面,这里指自然界的规律。
  • 管盈虚:控制事物的增减变化。
  • 为农:关心农业。
  • 伤农事:损害农业生产。
  • 细检:仔细查阅。
  • 春秋起例书:指古代记载天文气象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书籍。

翻译

冰雹如明珠般被风吹动,比玉还要珍贵,孩子们既惊又喜,跑上台阶去捡拾。 拾起来的冰雹颗颗圆润且大小相近,看上去像是星星,落地后留下的湿润有余。 自然界或天意擅长变化,谁又能控制事物的增减变化呢? 关心农业的我担心这冰雹会损害农业生产,于是仔细查阅古代记载天文气象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书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闰月二十七日突降冰雹的情景,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展现了冰雹的美丽与孩子们的惊喜。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界变化的敬畏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