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王邑侯招集水帘亭分赋
春迟韶光媚,清朗是日逢。
山行宛图画,修褉永和同。
寻幽陟盘磴,石室开崆峒。
华檐隐云雾,鳞瓦摩苍穹。
依峰环峭壁,十柱夺天工。
冽泉经其下,昼夜流淙淙。
玉乳喷山骨,琼浆洒林丛。
清飙时澹荡,明珠满碧空。
疑自沧海上,移来水晶宫。
胜事王右军,杖履生春风。
指顾启群英,廓然如发蒙。
我亦钝汉者,倾聆心不蓬。
因之觉众妙,睇目浩无穷。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古代有踏青、祓禊(fú xì)的习俗。
- 王邑侯:指地方官王邑侯。
- 修褉:古代一种消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 崆峒:山名,这里指山洞。
- 鳞瓦:像鱼鳞一样排列的瓦片。
- 苍穹:天空。
- 冽泉:清澈的泉水。
- 淙淙:水流声。
- 清飙:清风。
- 澹荡:荡漾。
- 睇目:远望。
翻译
春光虽迟,但今日的景色格外明媚。我们沿着山路行走,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与古人永和年间修褉的场景相呼应。我们探寻幽静之地,攀登盘旋的石阶,发现了一个开敞的山洞。华丽的屋檐隐藏在云雾之中,鳞片般的瓦片似乎触及了苍穹。依傍山峰,环绕着陡峭的岩壁,十根柱子仿佛是天工之作。清澈的泉水在其下流淌,日夜不息,发出淙淙的水声。玉石般的泉水喷洒在山石上,琼浆般的液体洒落在林间。清风不时地荡漾,明珠般的露珠布满碧空。这景象仿佛是从沧海之上,移来的水晶宫殿。王右军(王羲之)的胜事,他的步伐似乎带来了春风。他指点着,启发了群英,使他们豁然开朗,如同被启蒙一般。我虽是一个迟钝的人,但倾听之下,心中不再迷茫。因此,我感受到了这众多的奇妙之处,远望的目光浩渺无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中的美景和与友人共游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山峦、泉水、清风等,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诗中“山行宛图画”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艺术作品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意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对王右军的提及,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与赞美。
马光龙
马光龙,原名登龙,字受攀,晚号确乎。顺德人,潮阳籍。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举人。甲申之变,浮沉岭外。南明唐王时,以宿负时名,起授中书舍人。首辅何吾驺等皆器重之。然终无意世事,放归。结庐隐居,时与二三知己吟咏于山水之间。博极群书,自经史稗官,古今文词,及琴谱、音学、文字,无不考究。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3篇诗文
相关推荐
- 《 三月三日 》 —— [ 明 ] 唐之淳
- 《 铨闱董试上巳二绝 》 —— [ 宋 ] 洪咨夔
- 《 蝶恋花 · 上巳召亲族 》 —— [ 宋 ] 李清照
- 《 上巳日雨中熟睡二首 》 —— [ 宋 ] 周紫芝
- 《 上巳日孙清远陈三水沈从化三明府公偕程参戎田都护招同社岑克念朱季美万伯文刘季德咽慈度寺分赋 》 —— [ 明 ] 欧必元
- 《 竹香子 · 癸未海滨修禊图,前余已三次题咏,今又布景添画童子三人于中,尤觉光彩夺目。爰再填小词二阕以赠画师郑君慕康,并博诸老一笑 》 —— [ 清 ] 高燮
- 《 三月三日 》 —— [ 明 ] 陆深
- 《 徐梅涧先生授余琴予写曲调之意赋诗九章修禊 其二 忘机 》 —— [ 明 ] 乌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