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阮学愚翁六十一

· 区越
不同人处是同人,六十年来自在身。 总为竹林争见慕,独缘青眼得相亲。 海山入颂聊从俗,福寿为人却也真。 看舞班衣须尽醉,目前催换锦袍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林:这里指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以清谈和饮酒著称,常被后人用来比喻高雅的文人。
  • 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的眼神,与“白眼”相对,源自《世说新语》中阮籍对喜欢的人用青眼看,对不喜欢的人用白眼看。
  • 班衣:指儿童的衣服,这里比喻儿童或年轻时的欢乐。
  • 锦袍:华美的袍子,常用来象征富贵或喜庆的场合。

翻译

虽然与众不同,但内心与众人相同,六十年来,我自在地生活。总是因为像竹林七贤那样的高雅,而被人羡慕;只因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器重,而感到亲近。海山的美景被用来祝福,虽然有些俗套,但福寿确实是人们所追求的真实。看着孩子们跳舞,应该尽情地醉一场,眼前正催促着换上新的锦袍,迎接新的喜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越为庆祝阮学愚翁六十一岁生日而作。诗中,“不同人处是同人”表达了诗人虽有独特之处,但内心与众人相通。通过“竹林”和“青眼”的比喻,描绘了阮学愚翁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形象。后两句则通过“海山”和“福寿”的祝福,以及“班衣”和“锦袍”的描绘,展现了庆祝场合的喜庆氛围和诗人对寿星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