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门寺以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为韵十首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
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
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泛:泛舟。
- 若耶:若耶溪,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 云门寺: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一座寺庙。
- 起坐:起立和坐下,这里指行动。
- 鱼鸟间:鱼和鸟之间,比喻自然环境。
- 动摇山水影:指在山水间行动,影子随之摇动。
- 五云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盘:环绕。
- 老谢敷:指谢敷,东晋时期的名士。
- 六寺:六座寺庙,具体指哪些寺庙不详。
- 粥呼鱼:指僧人呼唤鱼儿来吃粥,形容僧人的生活简朴。
- 笋天:笋生长的季节。
- 麦地瘦:指麦田因季节变化而显得不那么茂盛。
- 山厨:山中的厨房,指简陋的厨房。
- 鲑菜:泛指鱼类和蔬菜。
- 青鞋布袜:指穿着简朴的鞋子和袜子。
- 担水揭揭:担水时水桶晃动的样子。
- 浇蔬:给蔬菜浇水。
翻译
在四月的最后一天,我泛舟若耶溪,抵达云门寺,以行动在鱼鸟间的山水影中摇动为韵,写下十首诗。
在五云山前,古老的树木环绕,曾见证过前朝的老谢敷。 六座寺庙的钟声如今何处已尽,只剩下僧人残存,呼唤鱼儿来吃粥。 笋季已过,麦田显得瘦弱,一顿山厨的饭菜,鱼和蔬菜都无。 穿着青鞋布袜的旅人,有何意图?担着水,水桶晃动,来浇灌蔬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四月晦日泛舟若耶溪至云门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五云山前古树、六寺钟声、僧人简朴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笋季与麦田、山厨的简陋与旅人的劳作,表达了自然与生活的朴素之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