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端溪溯流还石洲江上杂咏四首

长江面面接蘋洲,阳鸟偏多水国秋。 桂楫兰桡冲不散,枉教回雁说衡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溪:地名,位于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
  • 溯流:逆流而上。
  • 石洲: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江中的一个岛屿。
  • 蘋洲:长满蘋草的小岛。
  • 阳鸟:指候鸟,因候鸟多在阳光下活动,故称。
  • 桂楫兰桡:指用桂木和兰木制成的船桨,形容船只的华美。
  • 回雁:指雁南飞,因雁是候鸟,秋天南飞,春天北归。
  • 衡州:地名,今湖南省衡阳市。

翻译

长江的水面连接着一个个长满蘋草的小岛,秋天里,水国之中候鸟众多。用桂木和兰木制成的华美船桨,即使冲浪也不散开,却徒劳地让回雁说起衡州的故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长江上的景色,通过“蘋洲”、“阳鸟”等意象展现了水国的秋意。诗中“桂楫兰桡”形容了船只的华美,而“回雁说衡州”则巧妙地以雁南飞的自然现象,寄托了对远方的思念。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

区大伦

明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后被夺职归。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