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
寒空一片月,挂在罗浮峰。
夜色不映水,清光与之同。
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
萧条岩际叶,嘹唳云边鸿。
远客起遥念,沧波思千重。
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代文人聚会时,常以某一主题或景物为题,各自作诗,称为“赋得”。
- 罗浮:山名,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嘹唳(liáo lì):形容鸟声清脆悠扬。
- 幽蛩(qióng):指深秋的蟋蟀。
翻译
海上国家的梅花开始变白,飞舞的霜花伴随着钟声响起。 寒冷的天空中,一轮明月挂在罗浮山峰之上。 夜色并未映照在水面上,清澈的光芒与它相同。 百里之内都像是瑶池仙境,千林之中幽静的风被封闭。 山间的树叶显得萧条,云边的鸿雁发出清脆悠扬的叫声。 远方的客人开始思念,波涛般的思绪重重叠叠。 梦醒后明亮的镜子消失,寂静中只听见深秋蟋蟀的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浮山冬夜的静谧与幽美。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白、霜的飞、月的明、林的幽等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一句,以瑶池仙境比喻罗浮山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结尾的“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