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飓风

· 区越
蚊声几夜杂秋声,怪得闲窗睡易醒。 风雨异常先有兆,田庐淹没恨收成。 西山南海多强寇,十室九空犹横征。 仁爱天心知有在,闾阎何计可残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飓风:[jù fēng] 强烈的热带气旋,通常伴随狂风暴雨。
  • 区越:明朝诗人,生平不详。
  • 蚊声:蚊子的嗡嗡声。
  • :混合,交错。
  • 怪得:难怪。
  • 淹没:被水覆盖。
  • :遗憾,怨恨。
  • 收成:农作物的收获。
  • 西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强寇:强盗,盗贼。
  • 十室九空:形容战乱或灾难后,人们逃离,房屋空无一人。
  • 横征:横行霸道地征收税赋。
  • 仁爱:仁慈和爱心。
  • 天心:天意,上天的意志。
  • 闾阎:[lǘ yán] 古代的居民区,这里指普通百姓。
  • 残生:艰难地维持生活。

翻译

几夜来,蚊子的嗡嗡声与秋声交织,难怪我在安静的窗边难以安睡。风雨异常,预示着不祥,田地和房屋被水淹没,我深感遗憾农作物的收成。西山和南海地区盗贼横行,许多家庭因战乱而空无一人,却仍遭受苛捐杂税的压迫。天意中是否还存有仁爱之心?普通百姓又该如何艰难地维持生活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双重苦难。诗人通过蚊声与秋声的交织,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焦虑。风雨异常、田庐淹没,反映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而西山南海的强寇和横征暴敛,则揭示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诗末对天意的质疑和对百姓生存状态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