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日观冰

· 陆深
十里湖南路,连空入望迟。 日华流宝气,风景接瑶池。 岸谷人间事,冰霜岁晚知。 扬雄工奏赋,羽猎想当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即满月之日。
  • 观冰:观赏冰景。
  • 连空:天空相连,形容天空广阔无边。
  • 日华:太阳的光辉。
  • 宝气:珍贵的气象,这里指日光照射在冰上的美丽光芒。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仙境,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 岸谷:岸边的山谷。
  • 冰霜:冰和霜,这里指寒冷的气候。
  • 岁晚:年末,晚冬。
  • 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
  • 奏赋:创作并朗诵赋文。
  • 羽猎:古代贵族的一种狩猎方式,使用羽毛装饰的箭。
  • 想当时:回忆当时的情景。

翻译

在农历十五日,我站在湖南的十里路上,仰望天空,感觉天空似乎连绵不绝,让人感到迟疑。太阳的光辉照耀在冰面上,闪烁着宝气的光芒,风景美得仿佛与神话中的瑶池相接。岸边的山谷见证了人间的事务,而冰霜则让我感受到了岁末的寒冷。我想起了西汉的文学家扬雄,他擅长创作并朗诵赋文,我仿佛能想象到他当时在羽猎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农历十五日观赏冰景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日华流宝气,风景接瑶池”一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日光照射在冰面上的美景与神话中的瑶池相提并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岸谷与冰霜,表达了作者对人间事务与自然变迁的深刻感悟。最后,作者以扬雄的羽猎为喻,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