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端还阮溪示乡中亲友弟侄

?东菑稼近如何,箬笠难消野兴多。 秋雨泽梁生石发,夕阳山寺界烟萝。 鹤巢无恙闲中觑,鸥社忘机狎处过。 相劳岂愁津渡远,客怀今已付行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菑稼:耕种的庄稼。
  • 箬笠:用竹叶制成的帽子,常用于遮阳挡雨。
  • 泽梁:水中的小洲或石梁。
  • 石发:生长在石头上的苔藓。
  • 烟萝:指山间的云雾和藤萝。
  • 鹤巢:鹤的巢穴。
  • 鸥社:与鸥为伴,比喻隐居或无机心。
  • 忘机:忘却计较或巧诈之心,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 津渡:渡口。

翻译

询问东边的庄稼近况如何,虽然戴着竹笠,但野外的兴致难以消减。秋雨过后,水中的石梁上长满了苔藓,夕阳下的山寺被云雾和藤萝所界定。闲暇中观察鹤巢是否安然无恙,与鸥鸟为伴,忘却了世俗的机巧,自在地度过时光。相互慰劳,不必担心渡口遥远,客居的心情如今已融入行歌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通过询问庄稼、描述自然景色和表达隐逸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秋雨泽梁生石发,夕阳山寺界烟萝”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秋雨后水边石梁上苔藓的生机和夕阳中山寺的朦胧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