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万岁乐

· 陆深
春满雕盘献玉桃。葭管动,日轮高。熹微霁色,遥映衮龙袍。 千官舞蹈,钧韶迭奏。曲度升平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戌:指特定的年份,这里可能是指明朝的某一年。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南郊:古代帝王在都城的南郊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
  • 庆成宴:庆祝仪式成功的宴会。
  • 乐章:音乐的章节,这里指歌曲或乐曲。
  • 万岁乐:一种庆祝皇帝长寿的乐曲。
  • 雕盘:雕刻精美的盘子。
  • 玉桃:象征长寿的桃子,这里指盘中的食物。
  • 葭管: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
  • 熹微:微弱的光线。
  • 霁色:晴朗的天色。
  • 衮龙袍:皇帝的礼服,上面绣有龙纹。
  • 钧韶:古代的雅乐,这里指宫廷音乐。
  • 迭奏:连续演奏。
  • 曲度:曲调。
  • 升平调:平和、和谐的曲调,象征国家安定繁荣。

翻译

春天充满了雕刻精美的盘子,献上了象征长寿的玉桃。葭管的音乐响起,太阳高悬。微弱的光线和晴朗的天色,遥遥映照着皇帝的龙袍。成千的官员舞蹈,宫廷音乐连续演奏,曲调平和,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冬至南郊祭祀后庆成宴的盛况。通过“春满雕盘献玉桃”和“熹微霁色,遥映衮龙袍”等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皇家盛宴的华丽画面,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皇家的庄严。诗中“千官舞蹈,钧韶迭奏,曲度升平调”则进一步以音乐和舞蹈的和谐,象征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辉煌。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