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行

· 高启
陌上三月时,柔桑多绿枝。 携筐行采叶,日暮畏蚕饥。 君来驻车马,相逢在桑下。 谩说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君贵多辉光,妾贱无红妆。 自信田间妇,难从天上郎。 长安画楼宇,无限如花女。 使君当早归,莫共罗敷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陌上:田间小路。
  • 柔桑:嫩桑叶。
  • 携筐:提着篮子。
  • 蚕饥:蚕饿了。
  • 驻车马:停下马车。
  • 谩说:空说,说些不切实际的话。
  • 同心言:表达心意的话。
  • 知音者:理解自己的人。
  • 红妆:女子盛装打扮。
  • 自信:确信。
  • 田间妇:农村妇女。
  • 天上郎:比喻高贵的男子。
  • 长安:古代都城,今西安。
  • 画楼宇:装饰华丽的楼房。
  • 如花女:形容女子美丽如花。
  • 使君: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 罗敷:古代美女名,此处指诗中的女子。

翻译

在三月的田间小路上,嫩绿的桑叶繁多。 提着篮子采摘桑叶,日暮时分担心蚕儿饥饿。 你停下马车,在桑树下相遇。 虽然说了许多表达心意的话,但你并不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你身份高贵,光彩照人,而我这卑微的女子,没有华丽的装扮。 我这自信的农村妇女,难以跟随你这高贵的男子。 长安城中,装饰华丽的楼房里,有无数美丽如花的女子。 请你早点回去,不要与我这罗敷般的女子多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农村女子与贵族男子在桑树下的相遇,通过对比两人的身份和境遇,表达了女子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自我身份的坚持。诗中,“柔桑多绿枝”和“携筐行采叶”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女子的劳作情景,而“君贵多辉光,妾贱无红妆”则深刻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最后,女子劝男子早归,不要与她多言,显示了她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不切实际幻想的拒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女子的独立和自尊。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