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远曲
扬子津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
江桥水栅多酒垆,女儿解歌山鹧鸪。
武昌西上巴陵道,闻郎处处经过好。
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
陌头空问琵琶卜,欲归不归在郎足。
郎心重利轻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
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子津:长江下游的一个渡口。
- 风色:风势。
- 郎: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此处指女子的情人。
- 水栅:水边的栅栏,可能指码头。
- 酒垆:酒店。
- 山鹧鸪:一种鸟,此处指歌曲名。
- 巴陵道:通往巴陵(今湖南岳阳)的道路。
- 樱桃:一种水果。
- 陌头:街头。
- 琵琶卜:用琵琶弹奏来占卜。
- 乌头白:传说中能使白发变黑的药物,比喻不可能的事情。
翻译
扬子津边风势起,郎君的帆船一开就是三百里。江桥和水边的栅栏旁,有许多酒店,女孩们能唱《山鹧鸪》。
从武昌向西通往巴陵的道路上,听说郎君处处经过都很好。樱桃熟了,郎君却不归来,在客中谁为他缝制春衣呢?
在街头空自询问琵琶的占卜,想要归来与否全在郎君的脚下。郎君看重利益,轻视风波,在家的时间少,行路的时间多。
我现在能使乌头变白,却不能使郎君停止作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行情人的思念与无奈。诗中通过扬子津、江桥水栅、武昌西上巴陵道等具体地点,勾勒出郎君的行踪,同时通过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等细节,表达了女子的孤寂与期盼。诗的最后两句“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对郎君归来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女子对郎君重利轻别离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的诗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