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奉口战场
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
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
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
白骨横马前,贵贱宁复论。
不知将军谁,此地昔战奔。
我欲问路人,前行尽空村。
登高望废垒,鬼结愁云屯。
当时十万师,覆没能几存。
应有独老翁,来此哭子孙。
年来未休兵,强弱事并吞。
功名竟谁成,杀人遍乾坤。
愧无拯乱术,伫立空伤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惊沙:被风吹起的沙尘。
- 饥鸢:饥饿的鹰。
- 枯蓬:干枯的蓬草。
- 白骨:指战死者的遗骸。
- 贵贱宁复论:这里指在死亡面前,人的身份贵贱已经没有意义。
- 废垒:废弃的军事防御工事。
- 鬼结愁云屯:形容战场上死者的怨气凝结成云,显得阴森恐怖。
- 覆没:全军覆没,指军队被彻底消灭。
- 乾坤:天地,泛指世界。
翻译
道路蜿蜒穿过荒凉的山脉,仿佛穿越了古老的边塞之门。四周突然扬起的沙尘令人惊心,寒冷的阳光似乎也要黯淡下去。天空中传来饥饿鹰隼的叫声,地面上则是干枯的蓬草根。马前横陈着无数白骨,这些死者生前是贵是贱,如今已无人过问。不知道是哪位将军,曾经在这里指挥战斗。我想向路人询问,但前方尽是空无一人的村庄。登上高处,望见废弃的军事工事,那里死者的怨气凝结成云,显得格外阴森。当年十万大军,能够幸存下来的又有几人?应该有孤独的老翁,来此为他的子孙哭泣。近年来战事未曾停息,强国与弱国不断相互吞并。究竟是谁成就了功名,却是以杀戮遍布整个世界为代价。我为自己没有拯救乱世的本领而感到羞愧,只能站在这里,空自伤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荒凉战场的景象,通过“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等句,生动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凉。诗中“白骨横马前,贵贱宁复论”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生命的无情践踏,无论贫富贵贱,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结尾的“愧无拯乱术,伫立空伤魂”则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对战争悲剧的有力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