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頠词二首

· 高启
出后阁,临前楹,舞衣皎皎洁且轻。飘如白云向空行,回腰流目君已倾。 华灯吐焰欺月明,喧哗不闻遗佩声。茱萸实,红兰叶。 千秋欢乐长如此,妾身得向君前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頠(wěi):古代一种轻柔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白頠制成的舞衣。
  • 皎皎:明亮洁白的样子。
  • 回腰流目:形容舞姿婀娜,眼神流转。
  • 茱萸实:茱萸的果实,常用于古代的节日装饰。
  • 红兰叶:红色的兰花叶,也是一种装饰物。

翻译

从后阁走出,来到前楹,身着洁白轻盈的舞衣。舞动时如同白云飘向天空,腰肢回旋,眼神流转,你已被深深吸引。

华灯绽放的光芒甚至压过了月色,喧闹中听不到任何佩饰的声响。茱萸的果实,红兰的叶子,装饰着这一刻。

愿千秋万代的欢乐都能如此长久,我愿在君前献上我的生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舞者在华灯璀璨的夜晚,身着白頠舞衣,轻盈起舞的场景。诗中“舞衣皎皎洁且轻”和“飘如白云向空行”形象地展现了舞者的飘逸与美丽,而“回腰流目君已倾”则巧妙地表达了舞者对观者的吸引力。后文通过“华灯吐焰欺月明”和“茱萸实,红兰叶”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结尾的“千秋欢乐长如此,妾身得向君前死”则抒发了舞者对这份欢乐的珍视和对君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执着。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