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西园公咏梅二首

· 高启
雪中无伴只孤芳,倚竹元非翠袖妆。 马上忽逢临水驿,鹤边忽见向山房。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此地一尊聊自恋,扬州回首已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西园公: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高启:明代诗人,字季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比喻高洁绝俗的品格。
  • 翠袖妆:翠绿色的衣袖,指女子的装束。
  • 临水驿:靠近水边的驿站。
  • 鹤边:鹤的旁边,比喻隐逸的环境。
  • 向山房:面向山峦的房屋,指隐居之所。
  • 春愁:春天的忧愁情绪。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一尊:一杯酒。
  • 聊自恋:姑且自我陶醉。
  • 扬州: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古时繁华之地。
  • 凄凉:孤寂冷落。

翻译

梅花在雪中独自绽放,没有伴侣,只有它那孤独的芬芳。它倚靠在竹子旁,并非为了模仿翠袖女子的装扮。在马背上突然遇到靠近水边的驿站,又在鹤的旁边看到了面向山峦的隐居房屋。春天的忧愁让人感到寂寞,天空似乎也因此而衰老;夜晚的月光朦胧,仿佛也带着梅花的香气。在这里,一杯酒足以让我自我陶醉,回首扬州,已是孤寂冷落。

赏析

这首作品以梅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孤独、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诗中,“雪中无伴只孤芳”描绘了梅花的孤傲,而“春愁寂寞天应老”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末句“扬州回首已凄凉”更是以扬州的凄凉景象,映射出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无限怀念与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高启诗歌的独特魅力。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