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苦不早,四十更情深。 亲在宁言老,愁多欲废吟。 天长迷朔雁,月冷急秋砧。 泪向他乡尽,将归更满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养生: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
  • 情深:情感深厚,这里指对生活的感慨和忧虑。
  • 朔雁:北方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思念或消息。
  • 秋砧:秋天的砧声,砧是古代捣衣的石头,砧声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凄凉和思乡之情。

翻译

我苦于未能及早保养身体,到了四十岁,对生活的感慨和忧虑更加深重。 父母尚在,我怎能说自己老去,但忧愁太多,几乎想要放弃吟诗。 天那么长,我迷失在北方大雁的飞翔中,月那么冷,秋天的砧声急促。 泪水向着异乡流尽,当我即将归去,更是泪满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忧虑的深切感受。诗中,“养生苦不早”一句,既是对自己未能及早保养身体的遗憾,也隐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后文通过对“亲在宁言老”和“愁多欲废吟”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的结尾,以“泪向他乡尽,将归更满襟”作结,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充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