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贝望罗浮

诸峰看渐近,最小是麻姑。 雨过云衣乱,风吹镜影无。 水分双岳势,云作万松图。 忆向华台去,秋林一杖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当时所在的地方。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麻姑:山峰名,罗浮山中的一座山峰。
  • 云衣:比喻云朵,如同天空的衣服。
  • 镜影:比喻水面平静如镜,映照出的影像。
  • 水分双岳势:形容两座山峰在水中倒影,形成对峙的态势。
  • 云作万松图:形容云雾缭绕,如同万棵松树构成的图画。
  • 华台:地名,可能是罗浮山中的一个景点。
  • 一杖孤:形容独自一人,手拄拐杖。

翻译

远望群山渐渐近了,其中最小的那座是麻姑峰。雨后云朵散乱如衣,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不见倒影。两座山峰在水中形成对峙的姿态,云雾缭绕,仿佛是万棵松树构成的图画。回忆起曾经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前往华台,那是在秋天的林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沙贝远望罗浮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与神秘。诗中,“雨过云衣乱”与“风吹镜影无”巧妙地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雨后云雾和水面的变化。后两句则通过“水分双岳势”和“云作万松图”进一步以山水为画布,云雾为笔墨,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结尾的“忆向华台去,秋林一杖孤”则带出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以及独自行走于山林间的孤寂与宁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表达。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