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遇雨

· 宗臣
沧海何年落南浦,芳草碧尽绿苔古。 俄携春色帝城来,共驾长虹击鼍鼓。 青山拂袖玄猿呼,白波摇空怪龙舞。 黑云一片落吾杯,马上行人怨风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海:大海。
  • 何年:何时。
  • :降落,这里指海水退去。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以称送别之地。
  • 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 碧尽:绿色到了尽头,指芳草枯萎。
  • 绿苔:青苔。
  • :古老,陈旧。
  • :不久,突然。
  • 帝城:京城,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长虹:彩虹。
  • 击鼍鼓:敲打鼍(tuó)鼓,鼍鼓是一种用鳄鱼皮制成的鼓。
  • 青山:青翠的山。
  • 拂袖:挥动袖子,形容风大。
  • 玄猿:黑色的猿猴。
  • 白波:白色的波浪。
  • 摇空:摇动天空,形容波浪汹涌。
  • 怪龙舞:形容波浪像龙一样舞动。
  • 黑云:乌云。
  • :降落,这里指乌云遮蔽。
  • 马上:在马背上。
  • 行人:旅人,过客。
  • 怨风雨:抱怨风雨。

翻译

大海何时退去,留下了南面的水边,芳草已经枯萎,只剩下古老的青苔。 突然间,春色从京城带来,我们一起驾着彩虹,敲打着鼍鼓。 青翠的山峰挥动着袖子,黑色的猿猴呼唤,白色的波浪在空中摇动,像怪龙一样舞动。 一片乌云遮蔽了我的酒杯,马背上的旅人抱怨着风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大海、芳草、青苔、彩虹、山峰、猿猴、波浪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诗中“沧海何年落南浦”开篇即设问,引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后文通过“携春色帝城来”与“共驾长虹击鼍鼓”等句,表达了与春色同行的喜悦。然而,“黑云一片落吾杯”突转,描绘了风雨突至的情景,最后以“马上行人怨风雨”作结,抒发了旅途中的无奈与哀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明代诗人宗臣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