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鹊向离枝喜,纷纷子熟时。 衔愁双玉重,啄恐一珠迟。 蝙蝠香先得,鸳鸯影不离。 壳红浮水满,持作落花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喜鹊,一种鸟类。
  • 离枝:离开树枝,指果实成熟后从树上落下。
  • 纷纷:形容果实多而密集。
  • 子熟时:果实成熟的时期。
  • 衔愁:含着忧愁,形容鸟儿对荔枝的依恋。
  • 双玉重:比喻荔枝的果实重,玉指荔枝的果实。
  • 啄恐一珠迟:担心啄食荔枝时,有一颗荔枝落下得晚。
  • 蝙蝠香先得:蝙蝠在夜间活动,可能比其他动物更早发现荔枝的香味。
  • 鸳鸯影不离:比喻荔枝和鸟儿的关系亲密,如同鸳鸯一般形影不离。
  • 壳红浮水满:荔枝的红色外壳漂浮在水面上,形容荔枝成熟后落入水中的景象。
  • 持作落花嬉:拿着荔枝像玩落花一样嬉戏。

翻译

喜鹊对着离开树枝的荔枝欢喜,因为这是果实纷纷成熟的时刻。 它们含着忧愁,因为荔枝果实沉重,担心啄食时有一颗落下得晚。 蝙蝠可能更早闻到荔枝的香味,而荔枝与鸟儿的关系如同鸳鸯般亲密。 荔枝的红色外壳漂浮在水面上,人们拿着荔枝像玩落花一样嬉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喜鹊与荔枝的关系,描绘了荔枝成熟时的生动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双玉重”、“一珠迟”等,生动地表现了荔枝的珍贵和鸟儿对其的依恋。同时,通过“蝙蝠香先得”和“鸳鸯影不离”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生物对荔枝的不同态度和荔枝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壳红浮水满”和“持作落花嬉”则以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人们对荔枝的喜爱和享受自然的乐趣。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