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守风作

县外江湖合,波涛尽白头。 芙蓉吹已落,复作大孤浮。 苍翠连三楚,萧森起一洲。 平生惭惠远,不向虎溪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湖口: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部,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
  • 屈大均: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诗人。
  • 县外:指湖口县城之外。
  • 江湖:这里指长江与鄱阳湖。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大孤:指大孤山,位于鄱阳湖中。
  • 三楚:古代地区名,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萧森:形容景色凄凉而幽深。
  • 一洲:指湖中的小岛或沙洲。
  • 惠远:东晋时期的佛教高僧,以隐居修行著称。
  • 虎溪:地名,位于庐山,相传惠远曾在此修行。

翻译

湖口县城外,长江与鄱阳湖汇合,波涛汹涌,浪花白得如同老人的头发。 荷花在风中摇曳,花瓣随风飘落,而大孤山静静地浮现在湖面上。 周围的山峦苍翠,连接着广阔的江南地区,湖中的小岛景色凄凉而幽深。 我平生自愧不如惠远高僧,没有留在虎溪那样的地方修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湖口县外的江湖景色,通过“波涛尽白头”形象地表达了江湖的壮阔与岁月的沧桑。诗中“芙蓉吹已落,复作大孤浮”以荷花的凋零和大孤山的静谧,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恒常。结尾处,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高僧惠远的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