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歌读见素所上封事作
章江门下春水来,黄流浑浑无津涯。居人争言二月八,水神作会多风雷。
拥衾听雨坐中夜,我船明发开未开。湿云十里接南浦,滕王高阁空崔嵬。
我歌欲登江上台,吁嗟行路真难哉。莆阳谏草忽在眼,歌声入江江欲回,君看铁柱生莓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章江门: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 黄流:指浑浊的江水。
- 浑浑:形容水流湍急。
- 津涯:岸边。
- 二月八:农历二月初八,可能是当地的传统节日或重要日子。
- 水神:指掌管水域的神灵。
- 拥衾:裹着被子。
- 中夜:半夜。
- 明发:天明时出发。
- 南浦:地名,位于南昌市附近。
- 滕王高阁: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莆阳: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 谏草:指上书给皇帝的谏言草稿。
- 铁柱:可能是指滕王阁中的铁柱,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翻译
春天,章江门下的江水涌来,黄色的水流湍急,没有边际。居民们都在谈论二月初八,那一天水神会举行盛大的集会,伴随着风雷。
我裹着被子,在半夜听着雨声,我的船在天亮时是否出发还未定。湿润的云雾绵延十里,连接到南浦,滕王阁高高耸立,空旷而巍峨。
我想要歌唱,登上江边的舞台,却感叹旅途的艰难。忽然间,莆阳的谏言草稿映入眼帘,歌声传入江中,江水似乎想要回流,你看那铁柱上已经长满了莓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听雨、江水汹涌的景象,通过“黄流浑浑无津涯”和“湿云十里接南浦”等句,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壮阔和夜雨的绵绵。诗中“滕王高阁空崔嵬”一句,不仅描绘了滕王阁的高大,也隐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结尾处的“君看铁柱生莓苔”则进一步以铁柱生苔的意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