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庙作

古庙当河曲,清风满道周。 求仁在薇蕨,书弑即春秋。 泪共迷民落,歌深太古愁。 佯狂吾不忍,一死动诸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齐庙:祭祀伯夷、叔齐的庙宇。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的两位贤人,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被封为“夷齐”。
  • 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
  • 道周:道路旁边。
  • 求仁:追求仁德。
  • 薇蕨:一种野菜,伯夷、叔齐在商亡后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
  • 书弑:记载弑君之事。
  • 春秋:指《春秋》一书,记载了鲁国及周边国家的历史,其中不乏弑君之事。
  • 迷民:迷茫的民众。
  • 太古愁:远古的忧愁。
  • 佯狂:假装疯狂。
  • 动诸侯:感动诸侯。

翻译

古老的庙宇坐落在河流弯曲之处,清风满溢在道路旁。追求仁德的心,如同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坚持,而《春秋》中记载的弑君之事,正是历史的残酷。我的泪水与迷茫的民众一同落下,歌声中充满了远古的忧愁。我无法忍受假装疯狂,宁愿一死以感动诸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夷齐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伯夷、叔齐坚守仁德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求仁在薇蕨”一句,既是对伯夷、叔齐高尚品质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追求仁德的写照。而“书弑即春秋”则揭示了历史的残酷与无奈。最后两句“佯狂吾不忍,一死动诸侯”,更是以悲壮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宁愿以死明志的决心,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与坚定的信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