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寿山一首

· 宗臣
匹马千峰晓度关,相逢俱是紫宸班。 帝宫阊阖开今日,天柱华夷见此山。 万里鸿归沧海路,七陵龙护白云间。 汉家原庙松楸古,夜夜西风吹佩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宸班: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阊阖:(chāng hé) 古代传说中的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
  • 天柱:古代神话中撑天的柱子,比喻高耸的山峰。
  • 华夷:华夏与蛮夷,泛指中国与边疆民族地区。
  • 七陵:指明朝的七座皇陵,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天寿山。
  • 佩环: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此处可能指皇陵中的装饰或象征。

翻译

清晨,我独自骑马穿越千山万水,抵达边关,偶遇的都是朝廷中的高官。今天,皇宫的大门敞开,我看到了那座象征天柱、连接华夏与蛮夷的山峰。万里之外,鸿雁归巢于沧海之路,七座皇陵如同龙般守护在白云之间。汉家的皇陵,松树和楸树古老而庄严,夜夜西风中,仿佛能听到佩环的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独自骑马穿越山川,抵达边关的景象,通过与朝廷高官的相遇,引出了对皇宫和天寿山的描绘。诗中,“帝宫阊阖开今日,天柱华夷见此山”一句,既展现了皇宫的庄严,又体现了天寿山作为华夏与蛮夷分界线的象征意义。后两句通过对七陵和汉家原庙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皇权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情。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