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沈二山人

· 宗臣
夜夜西风吹客缨,江湖咫尺有离情。 高秋伏枕黄柑尽,明月怀人白发生。 雨后桑麻频入寇,年来畎亩只谈兵。 亦知已作渔樵伴,未必深山好避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答谢,这里指回应对方的诗作。
  • 沈二山人:沈二,人名,山人是对隐士的称呼。
  • 客缨:客人的帽带,这里指客人。
  • 江湖:指远离朝廷的民间。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伏枕:卧床。
  • 黄柑:一种水果。
  • 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
  • 频入寇:频繁遭受侵扰。
  • 畎亩:田间,田地。
  • 谈兵:谈论军事。
  • 渔樵伴:渔夫和樵夫,指隐居生活的人。
  • 避名:避开名声,指隐居。

翻译

每夜西风都吹动着旅人的帽带,即使江湖相隔不远,也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秋天高远,我因病卧床,黄柑已经吃完,明月下怀念远方的人,白发也因此增多。 雨后的桑麻田地频繁遭受侵扰,近年来田间只谈论军事。 我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渔夫和樵夫的伙伴,但未必深山就是避世的好地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感慨。诗中,“夜夜西风吹客缨”描绘了诗人孤独的旅居生活,而“江湖咫尺有离情”则深刻表达了即使距离不远,也难以消除的离别之苦。后两句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怀人之情和岁月流逝的哀愁。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矛盾心理,既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又对现实中的战乱和纷扰感到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