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伯承比部夜过况吉夫膳部得真字

· 宗臣
陌上鸣珂散紫宸,相逢意气转相亲。 清尊细菊堪销夜,走马传书易隔旬。 九月衣裳同在客,千江烽燧远愁人。 凭君莫洒忧时泪,无数秋风白发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陌上:路上。
  • 鸣珂:古代官员的马饰,行走时发出声响,此处指官员出行。
  • 紫宸:古代帝王的宫殿,此处指朝廷。
  • 意气:志趣和性格。
  • 清尊:清酒。
  • 细菊:菊花。
  • 销夜:消磨夜晚。
  • 走马传书:骑马传递书信。
  • 易隔旬:容易隔了十天。
  • 九月衣裳:指秋天的衣物。
  • 千江烽燧:指边疆的战火。
  • 远愁人:让人感到遥远而忧愁。
  • 忧时泪:因时局忧虑而流的泪。
  • 无数秋风白发新:秋风中,白发不断增多,形容岁月流逝,忧国忧民。

翻译

路上官员们散去,我们相逢,志趣相投,感情更加亲近。 清酒和菊花足以消磨这个夜晚,但骑马传递书信却容易隔了十天。 我们都在异乡穿着秋天的衣物,边疆的战火让人感到遥远而忧愁。 请不要因为时局忧虑而流泪,秋风中,白发不断增多,岁月不等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夜相聚的情景,通过对清酒、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他们消磨时光的惬意。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边疆战事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最后,诗人劝慰友人不要过于忧虑,但自己的白发却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忧国忧民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忧国情怀。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