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池亭四首同于鳞子与元美赋

· 宗臣
出门驻马饮平川,为尔徘徊下夕烟。 捐佩不堪芳草暮,沾衣吾得紫霞篇。 渔阳戍鼓东何急,易水悲歌昔所怜。 更欲开尊待新月,浮云容易妒婵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捐佩:解下佩饰,比喻离别。
  • 沾衣:泪水沾湿衣襟,形容悲伤。
  • 紫霞篇:指仙人的诗篇,这里可能指珍贵的诗文。
  • 渔阳戍鼓:渔阳,地名,今河北境内;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这里指战争的消息。
  • 易水悲歌: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悲歌,指荆轲刺秦王前在易水边上的告别歌,这里用以象征悲壮的离别。
  • 开尊:开启酒器,指饮酒。
  • 浮云:比喻变幻无常的事物。
  • 婵娟:美好的月亮。

翻译

出门骑马在平川上饮酒,为了你们,我徘徊在夕阳下。 解下佩饰,不忍面对芳草的暮色,我的衣襟沾满了悲伤的泪水,手中握着珍贵的诗文。 渔阳的边防鼓声在东方急促响起,易水边的悲壮离歌,昔日令人怜惜。 更想打开酒器,等待新月的升起,但浮云容易妒忌那美好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平川上徘徊,感慨离别的情景。诗中通过“捐佩”、“沾衣”等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悲伤。同时,“渔阳戍鼓”与“易水悲歌”的引用,增添了诗中的历史厚重感和悲壮气氛。最后,诗人以“开尊待新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但又以“浮云容易妒婵娟”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辽阔,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