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榔

白板未惊鱼,鸣榔响碧虚。 数声明月上,十里蓼花初。 予亦烟波客,能为雪夜渔。 渔书三两卷,欲赠是三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榔:古代捕鱼时用木头敲击船舷,使鱼受惊入网的声音。
  •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花小而白,常生于水边。
  • 烟波客:指隐居江湖的人。
  • 雪夜渔:在雪夜中捕鱼,形容隐逸生活的一种情趣。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

翻译

白板轻轻敲击,未惊动水中的鱼儿, 榔声在碧蓝的天空回响。 几声鸣榔之后,明月缓缓升起, 十里水边,蓼花初绽。 我也是那江湖中的隐士, 能在雪夜中捕鱼,享受这份宁静。 手中拿着几卷渔书, 想要赠予的,是那位三闾大夫屈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隐图景,通过“鸣榔”、“明月”、“蓼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予亦烟波客,能为雪夜渔”表达了诗人自比江湖隐士的身份认同,而“欲赠是三闾”则透露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和历史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