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人日前一日予得一子名之曰泰先是辛酉除夕有友人为予筮得泰谓必生子故以泰为名云

吉日先人日,熊罴堕地声。 刚从正月长,泰作小时名。 饮乳兼双母,分书止一兄。 婚时须舞象,吾亦七旬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戌: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称为人日。
  • 熊罴: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此处比喻新生儿强壮。
  • 堕地声:指婴儿出生时的哭声。
  • 刚从:刚刚从。
  • :此处为婴儿的名字,也寓意吉祥、平安。
  • 小时名:小时候的名字。
  • 饮乳:指婴儿吃奶。
  • 双母:可能指两位母亲,或比喻双倍的关爱。
  • 分书:分家产的文书。
  • 止一兄:只有一个兄长。
  • 舞象:古代一种舞蹈,此处指成年礼。
  • 七旬:七十岁。

翻译

在人日的前一天,一个吉祥的日子,我迎来了一个儿子,给他取名为泰。这是在辛酉年除夕,有朋友为我占卜得到泰卦,预言我必定会生儿子,因此以泰为名。

这个强壮的婴儿,刚刚在正月出生,泰就成了他的小名。他将会得到双倍的母爱,分家产时只有一位兄长。到了结婚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成年,而我也将七十岁。

赏析

这首作品记录了作者在特定日子得子的喜悦,以及对儿子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熊罴堕地声”形象地描绘了新生儿的强壮,而“泰作小时名”则体现了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通过“饮乳兼双母”和“分书止一兄”,作者表达了对儿子未来生活的设想,而“婚时须舞象,吾亦七旬成”则流露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和对儿子成长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父爱的深沉和对家庭未来的美好憧憬。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