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舟中作

河流黄日月,万里客愁中。 天入清霜苦,人过白草空。 暮心生寂寞,春气破鸿濛。 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濛(hóng méng):指混沌未开的状态,这里比喻春天的气息开始萌发。
  • (fú):小筏子。

翻译

黄河的水流带着日月的光辉,变得黄浊,我在这万里之外的旅途中满怀愁绪。 天空渐渐进入寒冷的清霜季节,行人在经过的地方,白草已经凋零,一片空旷。 随着傍晚的到来,心中生出寂寞之感,春天的气息开始打破那混沌未开的状态。 我认为我的道路应该像沧海一样广阔,乘着小筏子漂流,有谁能与我同行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黄河舟中的孤独与愁思。通过对黄河、天空、白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寂寞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鸿濛”一词巧妙地比喻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希望与期待。结尾的“吾道宜沧海,乘桴孰可同”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以及对同行者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