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四首

· 宗臣
雁塞烧焚后,孤城水旱余。 荒凉自戎马,战伐且阎闾。 赤子疮痍满,黄金贡赋虚。 星辰开将垒,风雨急军储。 圣主忧方切,群公计莫疏。 振衣空太息,惭愧贾生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雁塞:古代边塞,这里指边疆地区。
  • 烧焚:焚烧,指战争造成的破坏。
  • 水旱:水灾和旱灾。
  • 戎马:战马,借指战争。
  • 阎闾:古代城市中平民的房屋,这里指平民百姓。
  • 赤子:指百姓。
  • 疮痍:创伤,比喻百姓的疾苦。
  • 贡赋:向朝廷缴纳的赋税。
  • 将垒:军营。
  • 军储:军队的储备物资。
  • 圣主:指皇帝。
  • 振衣:整理衣裳,表示心情激动。
  • 太息:叹息。
  • 贾生书:指贾谊的《过秦论》,这里借指忧国忧民的言论。

翻译

边疆地区在战火焚烧之后,孤立的城池又遭受了水灾和旱灾的余波。荒凉之地自战争以来,战乱也波及到了平民百姓。百姓们满身疮痍,而向朝廷缴纳的黄金赋税却空空如也。星辰之下,军营建立,风雨中军队的储备物资紧缺。皇帝忧虑深切,群臣的计策不可疏忽。整理衣裳,空自叹息,我惭愧自己不能像贾谊那样写出忧国忧民的文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边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通过“雁塞烧焚”、“孤城水旱”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赤子疮痍满,黄金贡赋虚”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财政困境的忧虑。结尾处“振衣空太息,惭愧贾生书”则抒发了诗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自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佳作。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