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园亭别袁户部
石门斗酒开夕筵,桂花欲开秋萝鲜。
昆仑片碣插眼底,沧溟勺水流尊前。
落日千江送蜃气,高楼百尺摇寒烟。
今夜共醉广陵月,明朝又上丹阳船。
人生聚散若萍梗,相思寄我停云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门:指白氏园亭的入口。
- 斗酒:古代一种饮酒的方式,即用斗(一种容器)饮酒。
- 夕筵:晚宴。
- 桂花: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常在秋季开放。
- 秋萝:秋天的藤萝,指秋天的新鲜植物。
- 昆仑片碣:指昆仑山上的石碑或石刻,这里比喻为珍贵的文物或景观。
- 插眼底:形容景观非常近,仿佛就在眼前。
- 沧溟勺水:沧溟指大海,勺水比喻极少量的水,这里形容海水的广阔与尊前酒水的微小对比。
- 蜃气:海市蜃楼,因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幻象。
- 广陵月:广陵,今江苏扬州,这里指扬州的月亮。
- 丹阳船:丹阳,地名,这里指前往丹阳的船只。
- 萍梗:浮萍和断梗,随水漂流,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
- 停云篇:停云,指停留的云,这里比喻诗篇,寄托思念之情。
翻译
在石门处,我们用斗酒开启了晚宴,桂花即将盛开,秋天的藤萝新鲜可人。珍贵的昆仑山石碑仿佛就在眼前,而大海的一勺水则流在酒杯之前。落日时分,千江之上送来了海市蜃楼的幻影,高楼之上寒烟缭绕。今夜我们共同醉倒在扬州的月光下,明朝又将乘船前往丹阳。人生聚散无常,如同浮萍断梗,思念之情则寄托于我那些如停云般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白氏园亭的一次别离晚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昆仑片碣”、“沧溟勺水”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结尾处的“相思寄我停云篇”更是将情感升华,以诗篇作为情感的载体,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