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蟹子

小小招潮物,雕成得水沉。 为怜香胆细,持入绣囊深。 化石宁无命,衔禾亦有心。 红螺多腹汝,会向万州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沉香蟹子:一种小型的蟹,可能因其形状或特性与沉香相似而得名。
  • 招潮:指蟹类在潮汐中的行为,这里可能指蟹的种类。
  • 得水沉:形容蟹在水中沉潜的样子。
  • 香胆:这里可能指蟹体内某种散发香气的部分。
  • 化石:指蟹死后可能形成的化石。
  • 衔禾:指蟹可能携带或吃植物的行为。
  • 红螺:一种贝类,这里可能指蟹的食物或与之相关的生物。
  • 腹汝:可能指蟹的腹部或与蟹有关的某种关系。
  • 万州:地名,这里可能指蟹的产地或活动区域。

翻译

小小沉香蟹子,精雕细琢得水中沉潜。 因爱其香胆细腻,持之深入绣花囊中。 即使化作石头也非无命,衔着禾苗亦显有心。 红螺多产于你腹中,我将前往万州寻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种名为沉香蟹子的小型蟹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形态和特性。诗中,“得水沉”形容了蟹在水中优雅的姿态,“香胆细”则突出了蟹体内可能存在的香气。后句通过“化石”和“衔禾”表达了蟹的生命力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结尾的“红螺”和“万州”则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对这种小生物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兴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小生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厚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