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

开门无一可,日与世情疏。 老欲慵耕砚,贫犹贵卖书。 峡猿三恸后,山鬼九歌馀。 情尽因衰疾,枯桐恨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慵耕砚:懒于耕耘,比喻不再写作。
  • 枯桐:指古琴,因古琴多用桐木制成,此处比喻心情枯寂。

翻译

打开门,没有一样事物能引起我的兴趣,日子一天天过去,与世间的情感越来越疏远。 年老之后,我想要懒散地不再写作,尽管贫穷,却仍然珍视卖书。 听闻峡中的猿猴三度悲鸣之后,山鬼的九歌也已唱罢。 情感的消逝是因为身体的衰弱和疾病,我恨自己的心情不如那枯寂的古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屈大均晚年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开门无一可”直接描绘了诗人对外界事物的漠不关心,“日与世情疏”则进一步强调了与世隔绝的状态。后句通过“慵耕砚”和“贵卖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矛盾态度。结尾的“枯桐恨不如”以古琴自喻,抒发了因衰病而情感枯竭的深沉哀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悲凉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