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词

落日在龙城,羌儿向柳营。 弯弓窥汉月,吹笛作秦声。 天似穹庐覆,风从班马生。 当年霍骠骑,一剑此横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城:古代匈奴的都城,这里泛指边塞地区。
  • 羌儿:指羌族的士兵。
  • 柳营:指军营。
  • 弯弓:拉开弓。
  • 汉月:指中原的月亮,象征中原地区。
  • 秦声:秦地的音乐,这里指边塞的音乐。
  • 穹庐:圆顶帐篷,这里比喻天空。
  • 班马:古代指战马。
  • 霍骠骑:指西汉名将霍去病,他曾多次率军击败匈奴。

翻译

夕阳落在龙城之上,羌族的士兵朝着柳树环绕的军营行进。 他们拉开弓箭,似乎想要触及中原的月亮,吹奏的笛声是秦地的曲调。 天空像巨大的帐篷覆盖着大地,风中似乎能听到战马的嘶鸣。 想起当年霍去病将军,一人一剑在此地横扫敌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和士兵的英勇形象。通过“落日”、“羌儿”、“弯弓”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士兵的豪情。诗中“天似穹庐覆”一句,以穹庐比喻天空,形象生动。结尾提及霍去病,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边塞诗的特有韵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