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山

壁立青天上,千峰接祝融。 风门人不度,石栈马才通。 射虎随蛮俗,椎牛会小戎。 平生军旅事,辛苦桂阳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门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但从诗中描述来看,应位于湖南一带。
  • 壁立:形容山峰陡峭,像墙壁一样直立。
  • 祝融:山名,即南岳衡山的主峰,位于湖南省。
  • 风门:山口,风口。
  • 石栈:山间险峻处的栈道。
  • 射虎:指打猎,尤其是猎虎。
  • 蛮俗:指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 椎牛:杀牛,古代一种祭祀或庆祝的方式。
  • 小戎: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指当地的少数民族。
  • 桂阳: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南部。

翻译

山峰陡峭如壁,直插青天之上,千峰万壑与祝融峰相接。 风门山口人难以穿越,只有险峻的石栈道可供马匹通行。 随着当地蛮族的习俗,我参与了射虎和椎牛的仪式。 我一生中的军旅生涯,充满了在桂阳东部的辛苦与征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风门山的经历,通过对山势险峻、风俗异样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军旅生涯的艰辛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刻体验。诗中“壁立青天上,千峰接祝融”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的高峻,与祝融峰相接,形成了壮阔的画面。后文通过“风门人不度,石栈马才通”进一步以险峻的山路来象征军旅生涯的艰难。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军旅生活的感慨和对桂阳东部的深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军旅生涯的复杂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